武汉市黄陂区

地名由来:

因古时属西黄国,境内多山坡,故得名“黄陂”。还有一种说法是由黄城、大陂两地名各取一字为名。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基本介绍: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黄陂是武汉的北大门,面积2261平方公里,人口115万,分别约占全市的1/4、1/8,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共辖19个街乡(场)、669个村(社区)。

黄陂历史厚重、人文璀璨。距今3500多年的殷商盘龙城文化,被专家学者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木兰传统文化和“二程理学”文化是武汉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陂是红七军的诞生之地、新四军第五师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先后走出35位共和国将星。近几年相继涌现出“信义”兄弟、“孝义”兄弟和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马旭等全国道德模范,是武汉道德高地。

黄陂山清水秀、生态大美。北

+查看详细黄陂区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黄陂区上榜2024全国旅游百强区第70名。

2024年11月,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名单揭晓,黄陂区位列第17位。

2024年9月,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第24位。

2024年9月,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2024)发布,黄陂区位列141位。

2023年11月,名单公布,黄陂区名列其中。

2023年10月,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出炉,黄陂区入选。

2023年8月,黄陂区被纳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8月,赛迪顾问2023赛迪百强区名单出炉,黄陂区位列全国第93。

2022年12月,黄陂区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查看更多黄陂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历史沿革:

黄陂区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秦入南郡,汉属江夏郡。

今境东北部为西陵县地;西南部为安陆县地。

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使黄祖于县东筑黄城镇(又名西城子,在今六指店街道寨上湾)拒吴。

三国时,属魏之荆州和豫州。

西南部属荆州江夏郡安陆县;东北部属豫州弋阳郡西陵县。

魏又析西陵县西南,即今天境域之东南部为石阳县,隶属江夏郡。

赤乌四年(232),弋阳郡一度为吴所有。

晋沿魏制,石阳并人西陵县。

普惠帝永兴二年(3

+查看详细黄陂区历史沿革>>